古代大多数文学成就很高的诗人,为什么在仕途上都不得志?

2025年05月05日 17:25
有4个网友回答
网友(1):

因为这些诗人想要的一个世界是公平的,自由的,没有不平等的世界,当时现实生活中这样干的情况是不存在的, 尤其是在仕途上,如果你没有人脉,没有一定的财力,没有学会阿谀奉承的话,自己的仕途会走的很艰难的,这恰恰就是那些诗人们最痛恨的东西,所以他们大多数在仕途上都是非常的不得志的。毕竟他们向往的生活,他们想象中的朝廷是一个非常公正廉明的朝堂,是一个没有各种勾心斗角,各种尔虞我诈的场所,但是往往这种场所确实最黑暗的地方,是各种势力互相交错的地方,一旦自己走错了,就会被其他的实力所切割,到最后遍体鳞伤的。

很多人都觉得,为什么我们了解到的很多唐诗宋词,基本上都是一些在官场上混的并不是很好的人,他们其实能力还是更高的,至少他们在文学方面的造诣也是蛮高的,为什么这样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的诗人,他们在仕途上确实跌跌撞撞,磕磕碰碰的,总是不能够得志呢。

其实这一点也是很简单的,首先,这些人他们希望的社会,他们想要的社会是一个公平的,自由的社会,是一个没有压榨,没有剥削的社会,不会出现太大的贫富差距的社会,但是现实中的社会却往往跟他们的想法是相反的。况且这些人他们身上都有一股傲气,一股不愿意低头的傲气,所以他们根本不会学习官场上的那些阿谀奉承的人的行为,也不会有装腔作势的态度,甚至是他们非常讨厌这种行为的人,因此他们在仕途上并没有找到很好的依靠点,让自己的能够安全的发挥。

因此正是因为他们的才气很高,人又很傲,所以是很难在仕途这条道路上行走的,不得志已经是最好的情况了。

网友(2):

首先古代考科举重视的是写文章、策论的水平,诗词只是锦上添花的点缀;其次文学成就高的诗人大部分是浪漫主义的,十分理想,当官是一个非常现实的事情,不仅仅要有办事的能力,还要会左右逢源,大部分诗人是不屑与此的,比如说李白就曾说过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网友(3):

因为如果他们在仕途上得志了,就会花费大量的精力去经营官场,反而不会有精力钻研诗词了。

网友(4):

我觉得这些古代的大文豪正是因为这些仕途的不得志才写出那些非常优秀的诗篇的。有了这些不同寻常的人生阅历,他们写出来的诗作自然非同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