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凤镇 游凤镇是一个典型的农业镇,地处武功县西北角,西与扶风接壤,北与乾县交界。1956年3月游凤乡设立,1958年11月并入武功公社,1961年9月游凤人民公社成立,1984年5月改称游凤乡,1998年改称游凤镇。现辖17个行政村,9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3734人,其中农业人口23071人,5224户。游凤是一个典型的农业镇,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现初步形成了以油菜、小麦繁育,辣椒、中药材种植,杂果林及“二牛”养殖等产业格局。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86元。
游凤镇各行政村
[游凤村]
1个自然村,2542亩耕地,2440口人,541户。以小麦、玉米,中药材种植和“二牛”养殖为主。年总产值1320万元,人均纯收入2200元。
[李堡村]
共7个自然村,2006口人,459户,3245亩耕地。主产小麦、玉米、油菜,“二牛”养殖规模较大。年产值900万元,人均纯收入1749.3元。
[尚台村]
由3个自然村组成,共607口人,140户,1026亩耕地。主产小麦、玉米、油菜,“二牛”养殖发展较快。年总产值404.5万元,人均纯收入1765元。
[董堡村]
共3个自然村,1298口人,209户,2029亩耕地。以小麦、玉米、油菜种植和“二牛”养殖为主。全村总产值738.5万元,人均纯收入1984元。
[高庙村]
辖3个自然村,全村共1086人,243户,2029亩耕地。主产小麦、玉米、油菜,养殖“二牛”、猪。总产值532.7万元,人均纯收入812元。
[焦阳村]
共3个自然村,812口人,184户,998亩耕地。以小麦、玉米种植和“二牛”养殖为主。总产值478万元,人均纯收入2218元。
[三合村]
共3个自然村,1668口人,351户,1964亩可耕地。主产小麦、玉米,全村总产值608万元,人均纯收入1736元。
[黄河村]
全村有人口1161人,268户,可耕地1498亩。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总产值508.5万元,人均纯收入1695元。
[渠子村]
由2个自然村组成,共有耕地2047亩,人口1506人,户数352户。以小麦、玉米,黄姜种植为主,总产值723万元,人均纯收入1430元。
[张尧村]
辖3个自然村,有人口1045人,户数228户,耕地面积1616亩,以小麦、玉米、辣椒种植为主,总产值581万元,人均纯收入2440元。
[浮沱村]
全村共2个自然村,831口人,173户,1216亩可耕地。主产小麦、玉米,年产值516.7万元,人均纯收入2180元。
[岸底村]
辖2个自然村,有1456口人,325户,耕地面积1614亩。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总产值578元,人均纯收入1754元。
[桂营村]
现有2个自然村,1808口人,454户,3102亩可耕地。以小麦、玉米种植,千亩杂果林为主,年总产值807万元,人均纯收入1789元。
[石家山村] 全村共有409口人,101户,耕地面积780亩。主产小麦、玉米,总产值204万元,人均纯收入1400元。
[付家庄村]
共有809口人,153户,耕地面积1315亩,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全村总产值482万元,人均年纯收入1990元。
[新村]
全村由3个自然村组成,人口1613人,户数387户,耕地面积2818亩。主导产业为小麦、玉米种植,全村总产值827.5万元,人均纯收入2140元。
[腰子村]
辖8个自然村,人口2453人,户数565户,耕地面积4292亩。产业以小麦、玉米种植,千亩杂果林为主,村年产值1226.5万元,人均纯收入2051元。
游风镇地处武功县西北角,西接扶风,北邻乾县,距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区杨凌20公里,区位优势相对较为明显。全镇辖17个自治村,9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4734人,地貌走向为两塬一川,地形情况较为复杂,地域面积30.9平方公里。
全镇产业布局主要突出农业发展,在近几年的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实施了东塬油菜制种基地和西塬小麦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二牛”发展、千亩杂果林带建设,多经种养业良性发展,全镇油菜制种和小麦繁育面积分别达到1800亩和2000亩,“二牛”存栏突破1900头,千亩杂果林带已初步形成,以黄姜、辣椒、西瓜为代表的多种种植面积已突破600亩,实现了全镇生产总值增加了3000万元。
近年来,游风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不断加快农业基础建设,提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整体水平,其中“二牛”发展、康家坡小流域治理、“龙王沟”观光旅游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结合全县招商引资年和优化发展环境整治年活动,该镇狠抓了投资环境整治工作,下功夫整治城镇环境卫生,提出了“人人都是招商引资环境”的口号,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是主动叩门招商,开展亲情招商,实施用项目带动战略。招商引资方面取得成绩有:①游风镇4.8公里主干道路柏油硬化项目总投资505万元,现已在省扶贫办立项;②凤华集团与中国农科院畜牧业研究所合作,正式签定克隆胚胎移植项目,总投资150万元,已到位资金50万元,项目正在实施中;③省市土地复垦项目,实施浮沱、桂营村、渠子村复垦土地288亩,总投资30万元,目前工程已全面完工。④宝鸡峡管理局渠道衬砌及新村三支渡槽重修项目总投资30万元,目前到位资金20万元,工程正在实施;⑤积极与县武装部联系引资20万元,完成了康家坡小流域治理二期工程;⑥争取国家投资20万元完成了董堡村道路建设项目,该项目已完成任务。
全镇群众自发组织的秧歌、社火、高跷、卡拉OK大奖赛等群众性自娱自乐活动丰富多彩。每年开展一次对“双文明户”、“产业结构调整带头人”、“五好家庭”、“好公婆”、“公德老人”、“好媳妇”、“优秀教师”、“优秀示范标兵”的表彰活动,弘扬了良好的社会风尚和社会正气。在教育方面,在全面实现“普九”的基础上,全镇入学率达到97%以上,中考成绩连年位居全县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