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舰导弹,可以攻击地面目标,也有战例,有的反舰导弹设计之初就要求多用途,有的反舰导弹改进型有这个能力。限于设计,反舰导弹威力不如专门的对地攻击对地,也不适合打击内陆目标。
C-801/C-802配备雷达导引头,可以识别RCS大的物体,如油罐,可以攻击这一类大型目标。另外,C-803有数据链的天线,可接受舰艇、直升机、甚至卫星的导引。
C-801/C-802使用半穿甲战斗部,不是专门对地攻击用的,不是子母弹也不是燃料空气战斗部,炸不出10000平米的杀伤区。C-803战斗部重量比C-802大一倍,而且C-803攻击时的速度比C-802更快,威力更大。
原理说明:
装备电视制导导引头的反舰导弹比较少,不过肯定可以在天气条件较好的情况下锁定地面目标,进行攻击。
装备无线电指令制导的反舰导弹属于淘汰品,不过由于人工干预,可以导引到地面目标。
雷达制导反舰导弹属于大规模普及品,对于雷达反射面积大的地面目标如楼房、油罐、大型机械和厂房建筑,可以有效锁定,进行攻击。
装备红外成像导引头的反舰导弹,可以打击红外特征明显的地面目标。
装有GPS制导系统的反舰导弹可以攻击固定的地面目标,就像GPS制导的巡航导弹。
装有数据链的导弹可以被引导到目标附近,直接引导攻击或依靠导引头发动攻击。
可以对地攻击反舰导弹举例:
美国的“鱼叉”Block Ⅱ型反舰导弹,增加了一部全球定位系统接收器,可以GPS制导攻击静态目标,也就能够攻击近岸目标。
瑞典萨伯公司的RBS15MK3型反舰导弹也加装了类似设备,可以攻击地面目标。
瑞典与法国联合研制的NSM型导弹,也可以攻击地面目标。
苏俄向来强调武器的多用,甚至最初在设计萨姆2(红旗2)防空导弹的时候,就强调可以在应急状态下攻击地面目标。
苏俄的第四代“X-31(AS-12)式反辐射(可以打击地面雷达设施)/反舰导弹”就使这种思想的典型代表,其具备反舰导弹和反辐射导弹的双重功能,但是毕竟是七八十年的产品,其工作模式是需要通过更换导引头切换的。
俄罗斯推出的“俱乐部N”导弹系统,是更为典型的海陆目标都可攻击,它的一个著名改型就是我们和印度现在引进的“基洛级”潜艇上的“俱乐部S”导弹系统 这种导弹系统还发展出了陆上型号,与海军型完全一致,垂直发射,既可攻击海上目标,也可对地面装甲目标和直升机构成威胁。
战例:
埃及海军导弹艇用冥河导弹对以色列港口的油罐进行攻击,开创了反舰导弹攻击地面部标的先河,取得了不错的战果,也为反舰导弹打击陆地目标的可能性提供了依据。
印巴战争时期印度曾经使用苏制“冥河”反舰导弹对巴基斯坦卡拉奇港实施打击,打击了油罐等港口设施。
伊拉克也用“蚕”式导弹攻击过科威特的地面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