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晶体熔化规律:晶体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熔点不变。“温度保持熔点不变”是什么意思?

2025年03月17日 07:14
有5个网友回答
网友(1):

在熔化过程中,晶体吸热温度上升,达到熔点时开始熔化,此时温度不变。晶体完全熔化成液体后,温度继续上升。熔化过程中晶体是固、液共存状态。熔化需要吸收热量,是吸热过程。

熔点是晶体的特性之一,不同的晶体熔点是不同的。

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实验表明,无论是晶体还是非晶体,在凝固时都要向外放热。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晶体的凝固点。同一晶体的凝固点与熔点相同。非晶体没有凝固点和熔点。

扩展资料

熔化的特点:

1、物质熔化需要吸热(吸外界或自身的热量)。

2、固体根据熔化特点分为晶体与非晶体

(1)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

(2)非晶体:不具有固定的熔点(熔化时温度持续上升)。

3、一般情况,对于同一晶体的熔点与大气压有关。压强越大,熔点越高;压强越小,熔点越低。但是水除外,压强越大,熔点越低;压强越小,熔点越高。所以水有着不同于其它纯态物质的单元系相图,它的固液线的斜率是负的,这一点与其它物质非常不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熔化

网友(2):

△ 晶体的熔化过程,是一个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此过程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温度一直是熔点),其吸收的热量变成分子间的势能。
△ 熔点和凝固点定义: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Melting Point)。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晶体形成时也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凝固点(Solidification Piont)。非晶体没有确定的凝固点。
△ 从上面的两条中,可以看出:
1、熔点是温度,例如,冰在1个大气压下,熔点是0°C;
2、只有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例如,非晶体石蜡就没有固定的熔点。

希望帮助到你,若有疑问,可以追问~~~
祝你学习进步,更上一层楼!(*^__^*)

网友(3):

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是不变的,这时候吸热只是固体分子要克服分子间作用力,吸热。比如说冰,熔点0度,在融化过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依然是0度,但是这个过程要吸热,因为液体水比固体水之间的分子间距增大了,吸热要克服固体水分子间的引力(这时候水分子间表现引力)。

网友(4):

意思就是说晶体在融化的过程中
自身的温度不会变化,始终保持在熔点所在温度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采纳吧O(∩_∩)O!

网友(5):

晶体的熔点是固有的性质,不随温度改变而改变。当温度达到熔点时晶体就开始融化,而在吸热未融化过程中温度却不变。比如冰在零摄氏度时就开始融化,此后温度上升。但融化之前,温度却不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