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些物质因为分子间力太大不能解离,或者说解离后和水化合产生了中间产物,而这些中间产物又恰恰结合了该物质原本的功能部位,使之没有效力。还有就是不是结合功能位置,而是禁锢,使之效力降低,这些统称为不能完全电离。
2
溶液中溶质微粒和溶剂微粒的相互作用导致溶解。
若溶质、溶剂都是非极性分子,如I2和CCl4,白磷和CS2,相互作用以色散力为主;
若一种为极性分子,另一种为非极性分子,如I2和C2H5OH,相互作用是分子间作用力;
在强极性分子间以取向力为主;
若一种溶剂微粒是离子,在水中形成水合离子,在液氨中则形成氨合离子,其他溶剂中就是溶剂合离子。
简单地讲,若溶质微粒和溶剂微粒间相互作用和原先溶质微粒间、溶剂微粒间作用相近,则溶解的就会较多。这应当是相似相溶规律的基础,但是上述规律并不方便判断。于是人们总结出一个简易判断的规律: 相似相溶规律通常的说法是“极性相似的两者互溶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