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诈骗中间人需要负刑事责任吗

2025年02月10日 08:50
有5个网友回答
网友(1):

在诈骗案中如果中间人对诈骗一事不知情,则不需承担刑事责任。如果中间人知情或者有故意性质。可定位构成团伙诈骗。属于共犯,应当按照参与的全部数额承担刑事责任。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法律分析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违法活动,虽然也使用了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首先你没有犯罪意图,其次你也没有犯罪行为,因为你既非诈骗的实行犯亦非帮助犯,更非教唆犯,再次乙的损害结果与你的介绍行为之间并无直接的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况且情理上,你在案发后让受害人乙去报案,说明你有积极帮助受害人减少损害的主观态度,因而你无须承担诈骗的刑事责任,最后甲方作为罪犯将赃款退还,并未对乙造成实际损害,你也无须承担民事责任。但如果乙方因甲的行为遭受到别的损失,那么注意还要看你作为中间人为乙介绍工作是免费的还是收费的,如果是免费得,那么你的行为属于好意施惠,乙的损失无须你承担,如果是收费的,那么从你有可能要承担一定赔偿责任,但放心绝对不会有牢狱之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网友(2):

被诈骗中间人是否需要负刑事责任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看,如果诈骗案件中的中间人明知是诈骗而参与的,属于诈骗案件中的共犯,应按照共犯追究其刑事责任,如果有证据证明中间人确实不知道这是诈骗的,则该中间人不承担刑事责任,但是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法律分析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对象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 被诈骗中间人需要负刑事责任与否,关键看是否涉嫌共同犯罪,如果中间人参与诈骗活动就属于共同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如果中间人不知情,只是起到介绍作用,没有参与犯罪活动就不构成共同犯罪,不会承担刑事责任。一般诈骗罪与盗窃罪相同,诈骗罪是数额犯,行为人采用诈骗的方式骗取公私财物必须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才构成诈骗罪,予以立案追究。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数额较大,指个人诈骗公私财物二千元至四千元以上;以单位名义为五万元至十万元以上;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或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实践中每个地区规定的具体数额,有所差异。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欺诈行为使被害人处分财产后,行为人便获得财产,从而使被害人的财产受到损害,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才构成犯罪。根据有关司法解释,诈骗罪的数额较大,以两千元为起点。所以诈骗五百元不是犯罪,不够成诈骗罪。诈骗五百元等同于盗窃罪,不会被判刑,但会受到相应的治安处罚。诈骗公私财物是违法的,一般会被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罚款;若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罚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七条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网友(3):

被诈骗中间人需要负刑事责任与否,关键看是否涉嫌共同犯罪,如果中间人参与诈骗活动就属于共同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如果中间人不知情,只是起到介绍作用,没有参与犯罪活动就不构成共同犯罪,不会承担刑事责任。

网友(4):

被诈骗,中间人不需要负刑事责任。
也不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应由行为人承担法律责任。

网友(5):

视情况,如果情节构成帮助犯就要负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