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镇辖山尹村、南平同、东郭庄、西郭庄、山南张庄、底下园和韩家园等7个行政村,3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524户,其中农业户3182户。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全镇总人口达到12957人,人口密度达到550人/平方公里;总面积23.7平方公里,山区、丘陵、平原各占三分之一。总耕地21797亩,人均耕地1.86亩。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东北距省会石家庄市区10公里。 中文名称: 山尹村镇 外文名称: Shanyincun Town 行政级别: 乡镇 隶属关系: 中国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 下辖村庄: 山尹村、南平同、东郭庄、西郭庄、山南张庄、底下园、韩家园 生产总值: 18亿元人民币(2009年) 财政收入: 2467.6万元(2009年) 邮政区码: 050221 镇域面积: 23.7平方公里 方 言: 鹿泉话 气候条件: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政府驻地: 民心东路 交通干线: 青银高速(G20)、京赞公路(装院路,省道232线)、衡井公路(省道392线) 公交线路: 303、307、312、游2路 车牌代码: 冀A 人均收入: 6,774元人民币(2009年) 电话区号: 0311-8223XXXX 人 口: 12,957人(2010年) 人口密度: 550人/平方公里 目 录
基本概述
村庄简介
农业状况
工业发展
基础设施
科教文卫
经济建设
鹿泉绿岛火炬开发区
风景名胜
鹿泉主要集市及庙会
2009年全镇完成工业总产值18亿元,实现财政收入2467.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774元。种植苗木1200亩;奶牛存栏703头。完成酸枣嫁接大枣8万株。9700亩小麦、9455亩玉米喜获丰收,粮食总产达到8300吨。全年植树6万株,秸秆综合利用连续三年达到100%。 山尹村〔 Shangyincun 〕为山尹村镇辖行政村,在鹿泉区南部偏东丘陵地带,距鹿泉市21公里,距石家庄市主城区10公里,为山尹村镇人民政府驻地,是京赞公路(省道232线)与石南 ( 佐 ) 公路交会处。全村 1277 户 ,4587 人 , 有耕地 8611 亩 , 林地 255 亩,土地属壤质黄土状洪积冲积石灰性褐土和黄土状洪积冲积潮褐土。
该村原名三家店,至明代初年已荒无人烟,永乐年间山西梁姓、韩姓等移民到此立庄,因驻封龙山下,取名山下尹村,以后简化为山尹村。 抗日战争时期,山尹村为鹿泉市民主力量的根据地之一。1938 年,元获抗日县政府曾在村里办公,领导着元氏县北、鹿泉市南、井陉县的广大地区人民群众的抗日斗争。
1946年5月建立中共村支部,1947年12月建立村人民政权。
山尹村集市 《获鹿县志》载:市集每五日一集系大集,旧设集市有八:城集逢一六,铜冶逢四九,振头逢二七,李村逢四九,于底逢三八,山尹村逢三八,寺家庄逢五十,赵陵铺逢五十。集日内的交易有钢材、百货、蔬菜、家禽、家畜、家用电器、木材、铁货、布匹、化肥、种子、果品等。每逢集日赶集人摩肩接踵,车水马龙,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山尹村庙会是农历四月十三。
南平同〔 Nanpingtong 〕为山尹村镇辖行政村,位于鹿泉市东南部丘陵,距鹿泉市 23 公里。西靠京赞公路,南与元氏县交界。全村 305 户,1072 人,有耕地 1077 亩,土壤有壤质黄土状 洪积冲积石灰性褐土和黄土状洪积冲积潮土。 明朝初年, 县内原有三个平同。其中两个在现址附近,因严重虫灾,人口锐减, 两个平同合在一起迁至封龙山下现址,取名山下平同。1949 年更名为南平同。
1956年5月建立中共村支部,1948年1月建立村人民政权。
南平同庙会农历六月初一。
东郭庄〔 Dongguozhuang 〕为山尹村镇辖行政村,位于鹿泉市南部丘陵,距鹿泉市 20 公里,全村 386 户,1587 人,有耕地 2721 亩,土地属黄土状洪积冲积潮褐土。
1947年8月建立中共村支部,1947年12月建立村人民政权。
东郭庄系以先来此居住的郭姓人家姓氏命名之村。另有一说为东汉光武帝刘秀爱妃郭娘娘在此住过,故尔取名郭庄,虽不知可信与否,但可见该村历史之久远。清朝后期,村落扩大,分为两片,东片即今东郭庄。
东郭庄庙会二月十五。
西郭庄〔 Xiguozhuang〕位于鹿泉市南部半山区 , 距鹿泉市 20 公里 ,西靠封龙山支脉。全村 451 户 ,1993 人,有耕地 4057 亩,林地 2691 亩,土地属壤质黄土状洪积冲积石灰性褐土和黄土状洪积冲积潮褐土。
1945年建立中共村支部,1945年建立村人民政权。
西郭庄原与东郭庄是一个村,其间只有一道之隔,清朝后期分开,因位置在西,故名西郭庄。
西郭庄庙会农历九月二十八。
韩家园〔 Hanjiayuan 〕位于鹿泉市南部半山区。距鹿泉市 19 公里,西靠青龙山,南临凤凰山,东有京赞公路。全村 169 户,681 人,有耕地 687 亩,土地属壤质黄土状洪积冲积石灰性褐土。村西 0.5 公里是韩家园水库(现为龙凤湖),源泉渠在水库和村落中间穿过。
清乾隆年间,山西榆次县西漳湖村人氏韩立,在获鹿城经商。后来弃商到此改营菜园,遂以姓氏取名韩家园 ,属南甘子管辖,1949 年改为行政村,定名韩家园。
1949年建立中共村支部,1948年1月建立村人民政权。
韩家园庙会农历九月二十五。
山南张庄〔 Shannanzhangzhuang 〕位于鹿泉市南部封龙山之阳,距鹿泉市 23 公里。据封龙山龙子峪石刻记载,明洪武元年(1368 年)张文、张武两兄弟来山南定居,取名山下尹村张家庄。清嘉庆十六年(1811 年 )改称山南张家庄,口语称谓为山南张庄,1981 年地名标准化处时,即以此作标准名称。
1976 年,因村中人口增加,新发放宅基地在原村东北。几年间,有 30 余户村民建房,1981 年地名普查时 ,定名山南张庄新村。 山南张庄 ( 含新村 ) 共有 390 户 ,1488 人 , 耕地 2980 亩,林地 4600 亩,土地属壤质黄土状洪积冲积潮褐土。该村有光荣的革命历史。1938 年,鹿泉市抗日游击大队即在这里成立,并以此为根据地,开展抗日斗争。
1944年3月建立中共村支部,1947年建立村人民政权。
山南张庄庙会农历三月十三。
底下园〔 Dixiayuan 〕位于鹿泉市南部山区,距鹿泉市 23 公里,南与元氏县交界,西靠封龙山。全村 63 户,233 人,有耕地 447 亩,土地属壤质黄土状洪积冲积石灰性褐土。 清乾隆元年 (1736 年 ) 张鼎迁来此地居住 , 因地势相对低洼、水位浅,适宜作菜园,故取名底下园。原属山南张庄。1957 年改为行政村,仍名底下园。
1958年建立中共村支部,1958年建立村人民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