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身上汇集了众多的荣誉:40多次立功受奖,江苏省首届十佳标兵民警、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江苏省首届十大杰出青年、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江苏省“坚持科学发展、提高执政能力”党员领导干部先进典型、江苏省公安情报信息工作先进个人,全国“任长霞式公安局长”等,并当选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作为英模人物,王兴亚一直把荣誉当作前进的动力,与时俱进,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用行动把荣誉的金匾打磨得锃亮,为共产党员永葆先进性作了精彩的诠释。
3.王兴亚
秋收起义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团团长,后下落不明。
王兴亚,又作王新亚,江西安福人,1926年入党。他的资料十分混乱,有的说他是黄埔学生,但查不到期别兵科;有的说他是北伐军的营长,却也查不到番号。不过,重点在这里:赣西农民自卫军辖有宁冈、永新、安福三县农军,永新、安福两支队伍被王带到了安源,宁冈的队伍则由副总指挥贺敏学率领留守本县,宁冈农军的负责人叫袁文才,副手叫王佐。
9月9日,王兴亚也率第二团按计划出动,将萍乡团团包围。守军一个营闭城固守,第二团人多枪少,多是些土炸弹、土抬枪,没有攻城武器,围攻两天两夜未有进展,眼看11日湖南各县起义的日期已到,便绕过萍乡县城,乘火车进入湖南。
9月12日,第二团在八里坳下车,和当地起义的农民一道进至醴陵城郊阳山石一带,守军第八军独立团罗定部的两个连一触即逃,醴陵城内的两个连抵抗了半小时,东门、南门先后被攻破,土炸弹在巷战中发挥了极大作用,守军或死或降。到当天下午,第二团完全占领醴陵县城,缴获枪支八十余支,这是秋收起义中攻占的第一座县城。
入城后,团副党代表张明生出任县长,组建工农政府,但很快传来长沙派出两个团来进攻的消息,醴陵县委书记邓乾元主张立即进军株洲,继续发动农民起义,迎击来犯之敌。团长王兴亚主张北上浏阳与起义主力汇合,党代表蔡以忱也同意这种意见。于是,第二团于9月13日退出醴陵向北移动,党代表蔡以忱返回安源,由浏阳县委书记潘心源接任党代表。
9月16日上午,第二团抵达浏阳城下。城内原有的守军一个营(营长周倬)此时已经前去追击工农革命军第三团,仅剩的一个排众寡不敌,弃城逃跑。第二团兵不血刃的占领了第二座县城。党代表潘心源主张不要停留,赶快向东门市进军,协同第三团夹击周营。但因部队缺粮,士兵又开始闹饷,只得停下来召集商会筹饷。不料省方派出的王东原、谭崇酂两团从株洲赶到浏阳,于18日清晨发动突袭。
第二团的官兵多是工人、农民,缺乏军事知识,进城之后分散居住,无事之余四处闲逛,连外围警戒哨都没有派。省军冲到城门下,第二团仓皇组织起的防线很快陷入混乱,官兵丢下武器四散奔逃。王兴亚、潘心源带着身边的百余多冲出西门,向江西方向撤退。一行人行经文家市附近和民团交火,又被打死打散了一部分。王兴亚心灰意冷,和数人携枪械单独离队,从此下落不明,一说1930年红六军团团以上干部烈士名录中有“安福赤卫军大队长王新亚”,一说1932年在湘赣边界斗争中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