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m6sl和旧版有什么不同

现在都用2.004.7 和以前不通用·······
2025年05月06日 00:42
有1个网友回答
网友(1):

M6SL的前壳采用了同M6M3一样的双色注塑工艺,外表面透明,内衬白色塑料材质。这使得不仅能够表现纯白色如凝脂般的晶亮色彩,更能抵御一般的磨损刮擦和氧化,不易变色。M6SL的后盖采用了和M3相近的不锈钢外壳,相对于M6采用的铝合金镀铬方案,钢制外壳增加了强度,减小了厚度,同时均质的质地更具耐候性。笔者手头这这台M6SL背面为磨砂工艺,相比于磨砂背板的M3,这次M6SL磨砂版的纹理稍粗,不易留下指纹,相比于镜面增加了耐磨性,同时也更具金属的质感与光泽。 M6SL版精简掉了M6上面的开关键,这个按钮被整合进触摸键的下方按键。外观更平滑整齐,同时液净化了操作,降低了故障率,可谓一举数得。 M6SL版最大的看点就是更换了这款2.41英寸广视角的QVGA显示屏(相比于原M6略增大了一点点,并且边框变窄,更显得美观大方)。普通的LCD显示屏在稍有角度的时候就会发生变色,变暗等失真现象。随身观看的时候因为距离较近,左右眼的角度也存在差异,普通显示LCD容易发生左右眼观看色彩亮度的不一致,这大大加剧了视觉疲劳,使得随身视频产品的意义大减。M6SL针对这一现象更换了具有全向160°可视范围指标的QVGA显示屏,大大提高了欣赏视频,图片,电子书阅读等应用下的视觉舒适程度。这宽显示屏的色彩倾向偏向冷色调,gamma值较高,亮度相比SP版的M6也有些微提高。 除开这些外部能一望即知的改变,M6SL的内部又经历了怎样的进化呢?笔者就为大家一拆为快。 M6SL版的背壳工艺非常精致紧密,完全没有任何松动和缝隙,拆开过程着实费了一番力气。打开背壳之后可以看到,M6SL的不锈钢外壳的四面都另有一层钢条用点焊工艺固定在外壳上做加固,增强了外部边框抗撞击,抗挤压的能力。可称得上是随身听里的“防滚架”设计。(防滚架是赛车设计中多有采用的一种框架结构,用以预防车辆在碰撞或翻车时车体严重变形。)同时这排钢条也承载了卡扣设计并提供着力点。 M6底壳的3面共有11个制作精细的卡扣。众多的卡扣保证了M6SL底部外壳的紧密性。同时钢制的卡扣具有更大的弹性,即使经过暴力挤压和拉开,仍能恢复原有形状,紧紧卡住外壳不至使其松脱。后文的拆解也证实了即使拆机的时候损坏了其中个别卡扣,装机时候仍能保证外壳的紧密程度与新机无异。 背壳中间的黄色圆片是压电陶瓷片,通过电路板上面的两个弹性针接入电路。M6,M3,M6SL都采用了这种设计,滑动触摸条的时候滴滴的响声就是这里发出的。具备了这种按键音的声音提示,又加上选中条目的自动字体放大这种视觉提示,双感官反馈使得触摸条的使用更加得心应手,提高了操作的速度与准确度。 取下背壳之后,M6SL的电池,电路板和各种接口的内部结构都暴露在眼前。 M6SL的电路板同M6,M3一样采用了多层布线技术,使得各种元器件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板面空间,提高了装配密度,减小了电路板的面积,这样就可以使得小巧的电路板与大容量电池并排放置,降低厚度,让强大功能与轻薄体积,超长续航完美共存。 主芯片仍然是三星公司的产品,编号为S5L8700A02.相对于M6采用的SA58700X07,在性能与功能上并无大的分别。都是200MHz的ARM9核心处理器,不过M6SL采用的S5L8700A02在制造工艺和功耗上都有改进,保证了M6SL在体积缩小,电池容量也略有见效的情况下,仍能保持26小时的超长续航(根据前期多位网友的反馈,26小时的续航时间在实际使用中可以轻松达到,并非纸面功夫)。 采用ARM核心虽然增加了固件编写的难度,但是大大提高了产品功能的灵活性,M6就是明证,一年半以来,随着各次固件更新,FLAC,WMA Lossless,三星音效等功能特性依次加入,在不久的将来,还会和M6SL一样提供对APE无损音频格式的支持。不断进行的固件升级极大延长了产品的生命周期。这也是M6上市一年将半,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的秘诀所在。 主控最近的就是sec开头的三星mobil sdram。这枚芯片的容量为128mbit即16MB。数据位宽是16位,速度7.5纳秒。大容量的内存是整机性能以及功能扩展的保证。 细心的朋友可以发现在几片BGA封装的芯片周围都有黑黑亮亮的痕迹,这个是为了避免震动和挤压导致芯片接触不良采取的封胶。不仅降低了故障率,提高了抗震抗压能力,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防水防腐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