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H3型护卫舰的发展沿革

2025年05月05日 23:03
有1个网友回答
网友(1):

053H3型(江卫II级)和053H2G型(江卫I级)护卫舰,作为中国1990年代初期推出的新舰艇,技术层次比先前的江湖级护卫舰有飞跃性的进步。
053H3护卫舰,是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二代全封闭导弹护卫舰,有比较强的对海,对空,对潜攻防能力,尤其提高了对掠海反舰导弹防御能力,是一型攻防较均衡的护卫舰。护卫舰可以胜任较远海域的任务,包括海面攻击、海岸巡逻、火力支援和一些其他任务。虽然“江卫”-II级护卫舰并没有像“旅沪”级驱逐舰和“旅海”级驱逐舰那样赢得很多关注,但“江卫”II级护卫舰却比较成功地体现了能力与成本的平衡。 053H2G型(江卫I级)护卫舰上装备的改进型“红旗”-61系统比053K型(“江东”级)上的老“红旗-61”系统性能有了很大提高,初步满足了海军对舰载点防空导弹的迫切需求。053H2G型护卫舰在技术上的最大进步,就是首次拥有了实用化性能稳定的舰载点防空导弹系统。该系统基于早期不成熟的“红旗”-61防空导弹系统改进而来,例如最初“红旗”-61采用双联装托架发射装置.通过自动装填设备从发射架下的弹库内进行补弹。这种方式带来的问题是导弹和各种设备暴露在外,在海上恶劣环境中容易发生故障,大大降低了系统可靠性。采用弹库装填的方式发射速度很低,没有对抗饱和打击的能力。因此,在“江卫”I级上,设计人员采用了一次性发射筒式结构,导弹的发射筒也是包装筒。这样一来,导弹日常保养维护性能大大提高,系统可靠性也有了很大提升。而且这种设计反应速度快,对抗多目标的能力也比需要装填机构的托架发射器强。采用发射筒结构,说明中国海军已经解决了防空导弹这种精密武器的日常储存保养问题,使舰载防空导弹真正走向了实用化。唯一不足的是,“红旗”-61导弹的弹翼无法折叠,所以其发射筒为了容纳展开的弹翼变得特别粗大笨拙,一来浪费了大量甲板面积,二来也使得备弹量只有6发。再者,笨重巨大的发射装置使得其驱动系统必须有很大的功率,以保证发射架快速转动对准目标 。
正式由于红旗-61改型系统固有的一些缺陷,使得海军对其的性能并不满意,所以“江卫”I级只建造了4艘。中国海军一直在谋求更紧凑、更可靠、反应速度更快的舰载点防空导弹系统,这一切在引进法国“海响尾蛇”系统并在其基础上研制成功“海红旗”-7后变成了现实,从此也诞生了053H2G(江卫”I级)的升级版本053H3( “江卫”II级)导弹护卫舰。 和“江卫”I级相比,053H3型(“江卫”II级)最大的改变就是主炮后甲板上粗大笨重的“红旗”-61发射筒被移除了,舰桥前的甲板室也因此被延长扩大。在甲板室顶部,安装有一具小巧的八联装“海红旗”-7防空导弹发射装置。该系统是引进并仿制法国“海响尾蛇”防空导弹系统的产物。在安装到“江卫”II级上之前,原装的“海响尾蛇”系统曾经在“旅大”、“旅沪”级导弹驱逐舰上使用过,这使得中国海军在这方面有了一定的经验。“海响尾蛇”系统体积小巧、便于布置、性能可靠,中国海军对此非常满意,故进行仿制开发了“海红旗”-7系统。该系统采用无线电指令、红外和光学复合制导模式,当远程警戒雷达发现来袭目标后,自动将目标信息提供给火控系统,舰上的“海狸”II火控雷达和导弹发射器转向目标方向并且作精确搜索并且锁定目标。此时,操作手按下导弹发射按钮,导弹发射筒前盖被抛掉,导弹射出。导弹离开发射筒后,由红外导引装置将其引人跟踪雷达波束或者光电控制装置的控制范围内,并对导弹进行跟踪。与此同时,计算机根据导弹与目标的角偏差和导弹的距离数据,按“三点法”导引规律,自动计算出控制导弹飞向目标的控制指令,通过无线电传输发送给飞行中的导弹。导弹接收到遥控指令后,通过自动驾驶仪控制舵面偏转,改变飞行姿态、修正偏差,准确飞向目标。当火箭发动机点火产生的压力超过5×106帕斯卡、经过1.5秒钟后,导弹纵向加速度超过18g,此时战斗部的安全和保险装置均被解除,处于待爆状态。当导弹与目标遭遇且目标处在弹上无线电引信波束区域内时,即自动引爆战斗部,并以破片聚焦的方式杀伤目标。如果说改进型“红旗”-61的服役标志着中国海军首次拥有了真正实用化的舰载防空导弹系统,那么“海红旗”-7的出现则标志着中国海军终于拥有了真正满意信得过的舰载防空导弹 。
除了防空导弹技术上的重大突破,053H3型舰另一个特点,就是拥有了措载反潜直升机的能力。在现代海战中,反潜直升机在舰队反潜作战中所起的作用是其他武器无法替代的。拥有舰载反潜直升机后,舰队在远距离上的反潜能力将得到大幅度提升。在前几代中国导弹护卫舰上,虽然都装备了基本的反潜武器,但种类过于传统,仅仅限于反潜火箭、抛掷或滚落式深水炸弹等,基本停留在二战后期的水平上,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的作战需求。所以,反潜直升机和防空导弹一样,成为另一个当时中国海军急待‘突破的技术难题。而到了“江卫”I/II级系列,舰载反潜直升机才真正投入实用。在“江卫”II级的后部,建有一个机库,舰尾有直升机平台,可以搭载一架直-9(Z-9)反潜型直升机。虽然在技术上直-9反潜型并非完美,但是这毕竟使中国海军首次拥有了直升机反潜能力,使舰队反潜这一中国海军的传统弱项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