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一定要背什么

不知道从哪背起
2025年05月04日 16:57
有3个网友回答
网友(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需要记得东西很多很繁琐,不像数学和物理,但是只要有方法,就可以把所有的知识形成一个系统,复制在脑海了,用的时候就提取出来,以下是一些比较重要的知识,有问题也可以联系我,QQ联系
化学综合知识积累
1 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地壳中最多的非金属元素与最多的金属元素结合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Al2O3。
3 某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19,中子数为20,则核外电子数为19,它的相对原子质子质量为39。
4 古代一些书法家、画家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这是因为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比较稳定。
5 物理、化学性质都很相似的一组物质是H2、CO。
6 可以采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是CO2、H2、O2,不宜采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是CO。
7 一辆客车夜晚行驶在公路上,发现油箱泄漏,车厢里充满了汽油的气味,这时应采取的应急措施是打开所有车窗,严禁一切烟火,疏散乘客。
8 熄灭酒精灯用灯帽盖灭的原理是隔绝空气,木材着火常用水扑灭,其中水所起的主要作用是降低温度使其低于着火点。
9 对“木炭在纯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旺”这一现象的合理解释是纯氧气的助燃性比空气好;蜂窝煤比大块煤容易燃烧的原因是蜂窝煤里的许多小洞使蜂窝能与氧气更好的接触。
10 当今世界广泛使用的三大化石燃料是石油、天然气、煤炭;造成大气污染的有害气体主要是指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
11 区别酒精和水的最简单的物理方法是闻味道,最简便的化学方法是点燃。
12 提纯含有少量泥沙的粗盐的操作顺序: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13 软水是指不含或只含少量钙盐、镁盐类的水,如雨水。硬水是指含有较多钙、镁盐类的水,味道不好,并容易形成水垢。用肥皂水可以区别硬水和软水。
14 纯净的、光亮的黑色铁丝放入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取出铁丝,其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 + CuSO4 ===== Cu + FeSO4

15 不能用铁制容器来配置波尔多液的原因。(波尔多液由硫酸铜、熟石灰等组成)
原因:铁会跟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而使波尔多液变质。Fe + CuSO4 ===== Cu + FeSO4
16我国宋朝初期湿法炼铜的原理:Fe + CuSO4 ===== Cu + FeSO4
17酒精灯的火焰分为焰心、内焰、外焰,其中外焰的温度最高。
18做细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应预先在瓶底装少量的水或细沙,这是为了防止生成物熔化后溅落,炸裂瓶底。
19实验时,如果没有说明药品用量,一般应该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1~2毫升,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20 灯泡里的灯丝用金属钨制的原因是熔点高,不容易熔化。
21 生铁和钢的主要区别是:生铁和钢的主要成分都是铁,但是含碳量不同,性能不同。
22 除去硫酸亚铁中混杂少量的硫酸铜杂质的方法:向混有少量硫酸铜杂质的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屑(扩大接触面),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是铜和铁的混合物,滤液为硫酸亚铁溶液。
23 铜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的原因:在含有二氧化碳的潮湿空气里,铜表面生成铜绿,铜绿疏松多孔,使里面的铜继续被腐蚀。2Cu + O2 + H2O + CO2 ==== Cu2(OH)2CO3
24 使硝酸钾固体较快溶于水中的方法:①将硝酸钾研成粉末状 ②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③升高温度。
25 生理盐水:是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
26 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27 烧开水时,加热不久在锅底出现许多气泡,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打开汽水瓶盖时,有大量的气泡由瓶口逸出,这是因为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减小。
28 粗盐溶解时,必须用玻璃棒搅拌,目的是加快溶解速度。蒸发滤液时,必须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目的是防止液体局部过热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较多量固体时就应停止加热,以免固体烧焦。
29 将食盐固体长期放在敞口器里,质量一般不变。
30 要区别稀盐酸和稀硫酸,最好使用BaCl2试剂,注意不选用AgNO3。
31 在实验室里,氢氧化钠固体需要密封保存的原因是易潮解、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32 用pH试纸确定待测溶液的酸碱性和酸碱度的操作方法是:将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待测溶液,沾在pH试纸上,与比色板对比,读出pH值。
33 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时,瓶口出现白雾。这一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为:
⑴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⑵ HCl极易溶解于水。
34 明矾是一种良好的净水剂,可用于家庭饮用水的净化,它的化学式是:KAl(SO4)2�6�112H2O。

网友(2):

元素周期表,方程式,实验步骤

网友(3):

方程式。实验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