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特邀委员一般是由非委员资格的行政级别高的领导、在社会中有一定影响的公众人物和社会各界中有代表性的公民组成。其行业基本涵盖了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的行业,比如教育、医疗等。其人选是由本届政协发出聘任,在政协会议期间特邀委员单组成特邀组,列席会议。
在政协开幕前,由专门委员会提名,主席会议审议通过。经主席会会议通过的特邀委员,由政协办公厅(或办公室)分别通知推荐单位和个人,向其发特邀委员证书,并通过新闻媒介向社会公布。
其提名的依据是被选人在行业有一定的影响,其观点有其独特的一面,熟悉本界别的情况,而又未能成为正式委员,另外在普通人中也会遴选出少部分作为百姓代表参加特邀组,这部分人都是反映社情民意的积极分子,是在曾经建言献计过的百姓中选出的。
要想当政协委员,首先是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各团体和各族各界的代表人物,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声誉。
政协委员的产生程序是:参加各单位政协的提名推荐,中共党委有关部门对推荐的名单进行综合评定,并同各推荐单位协商,形成建议名单,在将建议名单到政协常务委员会进行协商,经全部常务委员过半数同意通过,才能成为政协委员,政协委员的任期是5年。
目前政协委员的产生机制是邀请制。这种被动的形式无疑折损了政协委员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政治自觉,只剩下一种荣誉,正因为这样,我们很少看到有谁拒绝了政协委员的邀请,更没看见谁主动辞职。虽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都为他们承担了成本。因此,关键的是要改革政协委员产生机制,即使不能立即采用人大代表的选举制,也可以先行申请批准制——既尊重了委员的主体意愿,也有益于调动委员们的积极性,并借诸准契约的形式约束委员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