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为什么又叫芙蓉国?

2024年11月02日 05:58
有5个网友回答
网友(1):

湖南被称为芙蓉国,出处是唐代大诗人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唐宋时代,湖南湘、资、沅、澧流域广生木芙蓉,木芙蓉高者可达数丈,花繁盛,有白、黄、淡红数色,繁盛丰茂,而又颇为淡雅素美。

谭用之游湘江后赋诗”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而被广为传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毛泽东同志两次引用此诗,更使“芙蓉国”之名人尽皆知。因而湖南有“芙蓉国”之雅称。

民族

湖南是多民族省份,有汉族、土家族、苗族、瑶族、侗族、白族、回族等55个民族。其中世居的有汉、苗、土家、侗、瑶、回、壮、白族等9个民族,世居少数民族大多数居住在湘西、湘南和湘东山区。

少数民族人口共680万人,占湖南省总人口的10%左右,大多聚居在湘西和湘南山区,少数杂居在湖南省各地。在少数民族中,苗族和土家族人口最多,主要分布于湘西北,建立有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网友(2):

湖南被称为芙蓉国,出处是唐代大诗人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谭用之游湘江后赋诗”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而被广为传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毛泽东同志两次引用此诗,更使“芙蓉国”之名人尽皆知。因而湖南有“芙蓉国”之雅称。

来源简介

唐宋时代,湖南湘、资、沅、澧流域广生木芙蓉,木芙蓉高者可达数丈,花繁盛,有白、黄、淡红数色,繁盛丰茂,而又颇为淡雅素美。谭用之游湘江后赋诗”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而被广为传诵,因而湖南有“芙蓉国”之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国领袖毛泽东两次引用此诗,更使芙蓉国之雅称广为传播,一次是1961年秋天,毛泽东为答谢周世钊、李达、乐天宇所赠礼物和诗,写下咏叹湖南风物的《七律·答友人》。

网友(3):

芙蓉国是说木芙蓉花到处盛开的地方,这里指湖南省

湖南位于洞庭湖之南,故称湖南。自古盛产湘莲,唐诗中有“秋风万里芙蓉国”之句
,故又有“芙蓉国”之称。又因湘江贯穿全境,也简称“湘”,毛主席曾写下“芙蓉国里
尽朝晖”的名句。三湘四水,物华天宝,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喻;热土潇湘,人杰
地灵、英雄辈出,不负“惟楚有才、于斯为甚”的盛名。

网友(4):

“芙蓉国”是湖南别称,来自古诗“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大概因为当时湘江流域多植芙蓉,所以有芙蓉国之称。

长沙又称为“蓉城”

网友(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