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 等待答案, 不过有人会英语是肯定的啊
有很多传教士啊
康有为所处的时代,在中国会英语和教英语的人已经很多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为了方便与欧美列强打交道成立了总理衙门,下设同文馆,很多人在那里学习外语并担任翻译及外交人员。
至于签定中英南京条约的时候,在中国会英语的人虽然很少,但也并不是没有,林则徐禁烟和抗击英国侵略军的时候身边就有中国人担任翻译。这个其实也很好理解,当时虽然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但并不是完全与世隔绝,清政府允许广州的十三行与西洋各国通商,中国在广州的商人为了做生意的方便当然得会点英语或是雇佣一些会英语的人,鸦片战争前广州当时也有很多外国的侨民还有传教士,学习英语其实也不会太难,除了为生意上的方便学外语以外,当时在中国沿海地区已经有个别人在研究西学了,所以说即使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清政府想要找个会英文的人也不太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