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白粉病有什么症状?

2025年05月08日 08:29
有3个网友回答
网友(1):

(1)症状与发病条件。

黄瓜白粉病从幼苗到成株均可发病。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为害茎蔓与叶柄。初发病时,叶片上出现白色小斑点,上布满白色粉状霉,后逐渐扩大,最后可连成片,整片叶面上布满白色粉状霉层。严重时,叶片逐渐变黄,干枯,有时病斑上出现许多黑色点状物。

白粉病是由子囊菌亚门,单丝壳属真菌侵染所致。其病菌最适宜发病温度为16~25℃,孢子萌发温度为10~30℃。在高于30℃或低于1℃条件下很快失去生活力。白粉病对湿度要求不严,最适宜发病湿度为75%。相对湿度达25%以上,分生孢子就能萌发,孢子遇水滴或水膜吸水后破裂。若管理粗放,瓜秧衰弱或浇水不当,氮肥施用过多,栽植密度过大,都会加重病害发生。

(2)防治方法。

防治黄瓜白粉病要实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

①选用抗病品种;嫁接育苗、壮苗定植;注意与非瓜类作物轮作;增施生物菌有机肥、磷钾肥和中微量元素肥料,减少氮肥使用量,预防瓜秧徒长,促进植株健壮;调整好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维持健壮长势,提高植株自身的抗病性能。

②调整生态环境。大田栽培要实行南北行向,适当增大行距,改善通风条件,降低田间小气候空气湿度;在设施中栽培,白天实行高温管理(30~35℃),夜晚加大通气量,实行低温管理(10~16℃),降低室内空气湿度,创造一个不适宜白粉病侵染发育的环境条件,控制病害的发生。

③及时摘除病瓜、病叶,对各种病残体要及时清除,随即就地深埋,严禁随地乱扔,散发病菌,传染病害。

④化学防治。可选用下列药剂:50%翠贝3000~5000倍液、25%粉锈宁2000倍液或15%粉锈宁1500倍液、10%世高3000倍液、朵麦克1000倍液、75%甲基托布津800倍液、50%多菌灵500倍液、0.2波美度石硫合剂、40%福星6000倍液、2%武夷霉素200倍液,1∶0.7∶200倍波尔多液。注意!每次用药须加天达2116加有机硅,提高防治效果。

设施栽培,可用45%百菌清烟雾剂熏烟,每667米2温室300~400克或5%百菌清粉尘剂、10%多菌灵粉尘剂每亩温室喷粉1000克。

网友(2):

瓜菜白粉病从幼苗到收获期均可发生,以生长中后期受害严重。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叶柄和茎蔓。其症状很容易诊断,发病初期在中下部叶正面或反面产生白色近圆形小粉斑,逐渐向外围发展成较大粉斑,随病情发展粉斑可布满整个叶片,似撒了一层白粉。以后发病叶片病部组织褪色变黄,最后呈褐色坏死,粉斑颜色亦随病害发展而变深。有时,后期病叶上还形成褐色,逐渐变为深褐色的小粒点。茎蔓和叶柄不及叶片症状明显,但病害严重时可同时产生许多粉状病斑,终致植株早衰死亡。

网友(3):

黄瓜白粉病多发生在黄瓜及各种瓜类的叶、茎和蔓上。初期叶背或叶面上产生白色圆形粉状斑点,扩大后成片为一层白粉,白粉逐渐为灰白色,叶片变黄而枯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