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传播疾病即胚胎内婴儿通过产道感染或宫内感染上与母体一样的疾病。艾滋病、乙肝等都是母婴传播疾病的主要病种。
那么,母婴传播疾病有哪些方式?母婴传播疾病的危害是什么?如何阻断通过母婴传播疾病?
什么是母婴传播
也称围产期传播,指的是孩子在子宫内或通过产道时感染和母体一样的疾病。母婴传播疾病由母体传至胎儿,也称垂直传播。HIV、乙肝等疾病都属于母婴传播疾病的种类之一。
因此,这类疾病患者怀孕时要非常小心,避免传染给孩子。
母婴传播疾病的方式
1.胎盘传播
指的是孕妇通过胎盘血液将自身疾病传染给胎儿。胎盘血液传播的疾病有很多种,主要有虫媒病毒感染、乙肝、风疹、麻疹、腮腺炎、水痘、巨细胞病毒感染及梅毒等病。若孕早期孕妇患风疹,有可能增加胎儿患有先天性白内障、畸形等疾病的概率。
2.上行性传播
指的是孕妇自身携带的病原体沿阴道进入宫颈,通过绒毛膜或胎盘传染给胎儿。 以这种方式传播的病原体主要有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白色念珠菌及肺炎球菌等。
3.分娩引起的传播
分娩阶段,胎儿所处环境发生大改变,由原来的无菌羊膜腔变为产道,产道容易被各种病原体感染。因此,整个分娩过程,胎儿的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等都可能被病原体感染,比如淋球菌、结膜炎包涵体及疱疹病毒等,都可能致孩子患病。
4.其他
母乳喂养及日常接触过程,婴儿都可能感染母亲携带的病原体。
母婴传播疾病的阻断
1.若孕妇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孕早期时需考虑是否继续妊娠。遵循自愿原则,若决定留下孩子应尽快到妇幼保健院或者其他承担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任务的医院进行病毒阻断处理,在医生的帮助下,服用阻断药物、进行生产以及产后实行人工喂养等。
2.乙肝病毒携带者自怀孕第7个月起,每月需注射一支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若准妈妈在怀孕后期才发现感染乙肝病毒,需立即注射一支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
建议乙肝妈妈选择剖腹产,待孩子出生后,立即对新生儿采取联合免疫治疗,避免疾病传播。孩子在出生后24小时、2个月、6个月需注射乙肝疫苗。
3.针对母婴传播疾病的阻断,主要的原则就是早发现,早处理,尽可能地准确诊断出来,尽可能地快速处理,经过处理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要保持观察,保证疾病能从根本上治愈。检查和治疗的范围须包括传染源和性接触者,开始治疗前以及整个治疗期间都应该禁止性行为;婴儿出生后仍要复查,判断是否感染。
如何预防母婴传播疾病
1.孕前预防。在男女双方结婚之前,应该进行艾滋病抗体化验,结婚之后双方也应该保持对彼此的忠诚,遵守性道德。
2.做好避孕。不建议感染艾滋病毒者怀孕。
3.理性选择是否生产。出于健康考虑,不建议艾滋病患者妊娠生产,原因有以下几点:
(1)艾滋病毒携带者不能母乳喂养婴儿,否则会增大婴儿患病几率;
(2)怀孕分娩整个过程,对于艾滋病毒携带者自身健康影响很大;
(3)若处理不当,孩子感染艾滋病毒的可能性很大,等于把疾病和痛苦带给了下一代。
三大母婴传播疾病
1、艾滋病母婴传播是艾滋病3种传播途径之一。孕产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如果不及时进行母婴阻断,传染给孩子的几率很大。对于检测出的阳性孕妇,疾控部门采取恰当的干预措施,及时控制了艾滋病的二代传播。
2、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主要包括4种途径:妊娠期胎儿受到宫内感染;分娩期胎儿在分娩过程中接触到母亲的血液、羊水和分泌物而感染;产褥期婴儿在喂养的过程中被感染;日常生活中受到母亲的唾液、血液以及其他体液感染。
3、性病母婴传播是性病的传播方式之一,患有性病或生殖器官传染病的母亲,在自然分娩时,阴道内的病原体可感染产儿,致使产儿发生相应疾病,产儿受感染的组织与器官常见有眼、耳、尿道、生殖器官及皮肤。
母婴阻断孕育健康宝宝
1、孕妇在怀孕早期发现感染艾滋病病毒,可自愿选择是否继续怀孕。如果选择继续妊娠,应到当地承担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任务的医院或妇幼保健机构,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服用抗病毒药物、住院分娩以及产后避免母乳喂养等预防传播的措施。
2、携带乙肝病毒的孕妇可从怀孕7个月起,每月打1支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如果是临近生产的孕妇发现得了乙肝,在发现时可立即打1支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乙肝妈妈最好选择剖腹产为生产方式。并对新生儿即时进行联合免疫,初生儿出生后24小时之内、第2个月及6个月及时注射乙肝疫苗。
3、孕妇性治疗原则:诊断必须明确,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治疗后要经过足够时间追踪观察,确保彻底治愈。传染源及性接触者需接受检查或治疗,治疗前及治疗期间禁止性交。所生婴儿需接受检查及随访,以确定有无感染。
母婴传播疾病
母婴传播疾病主要是通过产道感染或宫内感染与母亲相同的疾病。由于这种疾病传播是从母亲传至子代因而也称垂直传播:HIV、乙肝以及部分性病都可通过母婴传播。
三大母婴传播疾病
1、艾滋病母婴传播是艾滋病3种传播途径之一。孕产妇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如果不及时进行母婴阻断,传染给孩子的几率很大。对于检测出的阳性孕妇,疾控部门采取恰当的干预措施,及时控制了艾滋病的二代传播。
2、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主要包括4种途径:妊娠期胎儿受到宫内感染;分娩期胎儿在分娩过程中接触到母亲的血液、羊水和分泌物而感染;产褥期婴儿在喂养的过程中被感染;日常生活中受到母亲的唾液、血液以及其他体液感染。
3、性病母婴传播是性病的传播方式之一,患有性病或生殖器官传染病的母亲,在自然分娩时,阴道内的病原体可感染产儿,致使产儿发生相应疾病,产儿受感染的组织与器官常见有眼、耳、尿道、生殖器官及皮肤。